醉驾开电动车肇事,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案情简介:醉驾开电动车肇事
2016年2月28日晚上9时许,郑某驾驶一辆电动四轮车在平原县城南环一路口由东往西行驶时,与由西向东行驶的一辆轿车发生了碰撞、剐擦,双方都没有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轿车司机辛某主动拿出200元、提出“私了”,而郑某嫌对方赔偿得太少,便主动打电话报警。让郑某没有料想到的是,赶到事故现场后的交警在了解情况时,发现报警人郑某浑身酒气,便对其进行了酒精检测,发现郑某的血液酒精含量达到了194.1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随即,警方对其依法刑事拘留。后交管部门对郑某的电动四轮车进行了鉴定,认为符合机动车特征,应属机动车。
法院审理:醉驾电动车被判刑和罚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郑某驾驶的电动四轮车符合机动车特征,故认定为机动车。郑某在交通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鉴于郑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属于自首,依法可予以从轻处罚,据此判处被告人郑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律师说法:醉驾开电动车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本案的焦点问题是被告人郑某驾驶的电动四轮车是否属于机动车。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所谓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根据1999年国家轻工业局制定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无论三轮、四轮电动车,还是两轮电动车,只要整车重量超过40千克,最高时速达到每小时20公里的,并有脚踏骑行等功能,都属于机动车范畴。
在驾驶各类电动车辆上路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饮酒,更不能醉酒驾驶,否则就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醉驾开电动车肇事,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例介绍,希望能帮您解决您的问题。对司法实践中引发的纠纷,如果需要走诉讼程序,建议最好事先咨询相关的专家律师,以少走弯路,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