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戴防毒面具上班 公司强令在装修污染严重场所办公
公司搬迁员工戴防毒面具上班
法制晚报讯,今年春节前,景和千城科技有限公司将办公地点从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搬到绿地之窗写字楼。部分员工进入新办公场所发现,吊顶、墙面等基础装修还正在进行。一个月来,装修异味让员工难以忍受,甲醛测试仪测试发现甲醛超标,不少人感到头晕。为了躲避办公室装修异味,不少员工们来了个大逃亡——上班时间,纷纷去附近的超市、商场和咖啡馆工作。不过,2月20日,公司高层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在公司办公,如果看到工位是空的,按旷工处理。如今,该公司员工不得不戴上口罩甚至防毒面具,在正在装修的办公场所工作。员工魏成功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一台甲醛检测仪上,数值显示甲醛浓度为0.148毫克/立方米,已然超过了室内甲醛浓度0.1毫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据公司员工称,这是春节前公司员工在办公大厅里测试的。记者拿出携带的甲醛检测仪在办公场所转了一圈,在一些通风不好的小办公室里,甲醛浓度最高时达到了0.14毫克/立方米。沿着数列长条形的办公桌望过去,几乎一半的员工都戴着口罩。午休时间,两名女员工甚至戴着防毒面具,在座位上睡觉。记者发现,戴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员工不下10人。
公司强令在装修污染严重场所办公违法
公司强令员工在装修污染严重的办公场所办公,否则“按旷工处理”,不仅显得不近人情,也违反我国相关法律。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此外,《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公司员工以“戴上口罩甚至防毒面具”的方式应对空气污染,虽能解一时之困,但并不利于自身合法维权,对企业难以实现长久威慑。依据《劳动法》,“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整顿”。《劳动合同法》中也提及,用人单位“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兑现这些法律,才能让企业真正长记性。
职场人士应当意识到,包括劳动权、健康权在内的公民权利,是在不断主张并争取的基础上获得,面对违法侵权行为,当事人必须积极作为,才能让权利从法律条款中“站起来”。同时,从法治建设角度来说,一旦有关部门接到群众举报,严格的监管和执罚,才能保证法律的生命力、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