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兴起“排队经济” “跑腿小哥”产生的法律关系
上海兴起“排队经济”
据中青网报道,“跑腿小哥”在上海兴起,一些“跑腿小哥”甚至能靠排队“月入过万”。跑腿小哥就是“代人跑腿”“为人办事”的业务员,沪上从事“跑腿业务”的大多本身是快递员或者外卖员,通过“出售”自己闲散的碎片时间,为不便、或懒于“亲力亲为”的人提供方便。不论是简单的商品代买,还是代送服务,文件、鲜花、蛋糕,热门餐厅占座、医院代挂号、办理证件代排队等,只要打个电话或打开APP,跑腿小哥就会为之代劳。
提供该“跑腿”服务的平台——邻趣APP创始人之一刘伟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邻趣平台上,提供代排队的“跑腿小哥”每分钟收费0.5元,按排队3小时计,一次代排则需要付给小哥90元,再加上送货费,小哥排一次队能赚上百元。UU跑腿创始人乔松涛表示,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升级,越来越多的人会花钱“买时间”,而跑腿公司无疑就是替人“买时间”的公司。
“跑腿小哥”产生的法律关系
“跑腿小哥”指帮助别人并收取一定报酬的一种职业,跑腿公司也成为一个便民式服务行业。作为一个新型社会职业,“跑腿小哥”劳动关系认定难,在转包、分包、承包、委托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情况下,直接用工少、中间环节多,“跑腿小哥”属于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雇佣关系等,难以确认。这给劳动纠纷的处理增加了难度。”出现劳动争议时,如果不能确认劳动关系,则各方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
目前“跑腿小哥”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包括:劳务关系和雇用法律关系。
1、如果跑腿小哥与跑腿公司订立劳务合同,固定从事跑腿服务,则形成劳务关系。这类从事劳务的人员,一般是自由职业者,身兼数职,自己通过中介机构存放档案,缴纳保险。
2、若是个人之间的跑腿行为,双方属于雇佣法律关系。雇佣人与跑腿小哥之间依口头或书面的雇佣合同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由跑腿小哥提供跑腿劳务、雇佣人支付报酬,这也是雇佣法律关系的最显著的特征。同时,在跑腿小哥提供服务时,必须接受雇佣人的指示、监督,这是雇佣法律关系的另一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显著特征。
出现新兴职业,不能过多地套用标准的“劳动关系”,也不能轻易确认劳动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这样类似的法律问题,最好咨询专业的合同纠纷律师。